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居家問答 >  >> 生活常識問答

如何對付討厭的蟑螂?

如何對付討厭的蟑螂?

最佳答案:

蟑螂已經存在超過3億年,大部分生長在溫暖和濕熱的環境中,並在辦公室,家庭房間內普遍存在,蟑螂不只是一種別人討厭的家伙,而且其排洩物中的蛋白是引起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重要物質,尤其是生活在擁擠房間和城市的兒童。 怎樣清除蟑螂 1、仔細的檢查下水溝,牆上的裂縫,地板隔及窗戶,防止蟑螂進入。 2、保持室內干燥,蟑螂多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此應注意不要有任何漏水的地方,尤其是廚房。 3、保持室內清潔,在清潔,干燥的環境中,蟑螂會感到自己不受歡迎,:-)。用餐後要將食物及時密閉,將地上及垃圾袋內的垃圾及時清理,並將餐具用熱水沖先干淨,不潔的餐具會吸引蟑螂的目光。另外爐灶等處也要定期的清潔。 4、在屋內無人的情況下使用殺蟲劑消滅蟑螂。 蟑螂是晝伏夜出的家庭害蟲。白天蟑螂大多隱藏在廚房的角落,碗櫥的縫隙中,夜間四出活動找食吃。 蟑螂幾乎什麼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軟的。有時候它還會去啃書脊裡面的漿糊,把書咬破;鑽進電視機、收音機裡,把電線包皮咬壞;甚至能咬傷嬰兒的皮膚和手指。它還吃糞便、痰液和小動物的屍體。它邊吃邊排糞,身上弄得很髒, 粘帶病菌,污染食物,傳播各種疾病,比如副傷寒、痢疾、結核和急性肝炎等症 。 蟑螂是一種很古老的昆蟲,已經有三億二千多萬年的歷史,石炭紀時代的蟑螂化石,相貌同今天的蟑螂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石炭紀以後,許多昆蟲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的變遷,相繼被淘汰了,蟑螂卻能頑強地生存下來,成了活化石,可見它生命力是多麼強了。 現在,蟑螂的足跡幾乎遍布家家戶戶,並且已經擴展到大飯店和賓館裡。連遠洋輪船也成了蟑螂的“自由天地”,有時候,白天就大模大樣地在甲板上、牆壁上爬行,旁若無人。 你想撲打蟑螂,還不太容易呢。夜間,你輕手輕腳地走進廚房,突然開亮電燈,看見蟑螂驚惶失措的樣兒,轉瞬間就溜到黑暗的角落裡去了。 為什麼蟑螂的行動這樣敏捷呢?這跟它身體的構造有密切關系。蟑螂的身體扁平帶有油狀光澤,腹部的背板有分泌腺的開口,分泌出的液體有惡臭味。它三角形的頭上,長有兩只小單眼和一對大復眼。兩個上颚呈扇形,交迭象把剪刀,齒間有瘤節突起,碾碎硬物時仿佛虎鉗。嘴邊有四條觸須和許多短毛。觸須是它采集食物的工具,短毛是味覺和嗅覺器官,上面有感覺神經,有覓食或避開毒餌的作用。腿關節上的神經末梢感覺非常靈敏,對輕微的震動也能覺察,所以蟑螂能覺察到最輕的腳步聲也就不奇怪了。尾部末端的尾須是復雜的震動感受器,它能感知外界刺激從什麼方向來,使它能夠迅速逃走。 怎樣對付蟑螂呢?人們創造了一些誘捕蟑螂的方法。 利用蟑螂愛吃香甜食物的習性,用一只小口徑長頸玻璃瓶,瓶內放些香甜食物,瓶口塗上芝麻油,蟑螂進入瓶內,因為瓶壁很滑,爬出來就困難了。 利用蟑螂愛鑽縫隙的習性,用一個紙盒,蓋上開有一些縫隙,盒內塗上粘膠,撒些新鮮面包屑,讓蟑螂鑽進去偷吃而被粘住。 利用蟑螂喜歡在硬物上刮去背部污垢的習性,在房間角落撒些硬而帶銳稜的硅藻土,蟑螂到那裡去擦制身體的時候,表面的那層蠟油會擦掉過多,結果,蟑螂體內的水分大量散失,脫水而死。 還可以用干擾蟑螂對外界震動感受的方法去撲滅它,比如一見到蟑螂,立即用嘴發出“噓”的聲音,然後迅速去拍打,就比較容易把它打死。 也可用化學藥物對付蟑螂、在蟑螂棲息和活動的場所,噴灑千分之五的敵敵畏,或萬分之三的溴氰菊酯、硼酸粉等,或者放幾片蟑螂片,就能殺死蟑螂。有種叫“滅蟑靈”的擬除蟲菊脂殺蟲劑,曾經在海運局的貨輪、油輪和長江客輪的廚房內試用,六十立方米的艙內噴藥液三百毫升,蟑螂立即興奮騷動,爬出倒斃。有些昏而不死的,在一天後死了,個別頑強的也活不過五天。 最近,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蟾蜍(俗名癞蛤蟆)是蟑螂的天故。這個所的小動物飼養房裡,蟑螂一度泛濫成災,人們束手無策。後來,飼養房裡放養了一些蟾蜍,不久、蟑螂使銷聲匿跡了。經過解剖發現,蟾蜍胃裡大多是蟑螂的殘體。 美國堪薩斯州的一位科學家研制了一種誘殺雄蟑螂的性味捕捉裝置,主要是一種帶有氣味的有毒粘性紙。這氣味同雌蟑螂分泌出來的性外激素的氣味完全一樣,能把雄蟑螂引誘到粘性捕捉紙上面毒死。只要有一點點這種性外激素,那麼,八米左右范圍內的雄蟑螂就能在五秒鐘之內跳入這種陷阱裝置。荷蘭科學家也合成了一種類似的性外激素。這預示著徹底消滅蟑螂已為期不遠啦。有朝一日.人們普遍利用這些理想的辦法,使危害人類健康的蟑螂“斷子絕孫”。 不久前,國外科研人員還研制出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藥品,能釋放出一種特殊的香氣,誘使蟑螂進行不育性交配。長此下去,蟑螂就不能傳宗接代了。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