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健康生活 >  >> 生活小竅門

春季養生法—精神調養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發、蟄蟲蘇醒,一派欣欣向榮,真可謂“天地俱生”,具體到人,亦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在精神調養方面,著眼於一個“生”字。怎樣“生”呢?《黃帝內經》明確指出:“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以使志生”。這裡的以使志生,就是說人們在春天要讓自己的意志生發,而不要使情緒抑郁,應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一定要讓情志生機盎然。具體他說,在思想上要開朗、豁達,使情志生發出來,切不可扼殺,只能助其暢達,而不能剝奪,只能賞心怡情,絕不可抑制摧殘。

    由上可知,精神愉快才能使志生,而要精神愉快,必須遇事戒怒。“怒”是歷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因為怒不僅傷肝髒,還傷心、傷胃、傷腦等,從而導致各種疾病。在《老老恆言·戒怒》篇中這樣說:“人借氣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我氣,即足以傷我身。”古人的這些論述充分說明了一定要把戒怒放在首位,指出了氣怒傷身的嚴重的危害性。

    又怎樣才能戒怒呢?首先,要學會用意識控制,即當你怒從心頭起,將要和人吵架的時候,就要趕快提醒自己,吵架只會給雙方帶來更多的煩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實在不值得。這樣,用理智的力量來控制自己的怒氣,也就不會使用粗魯的語言,更不會采取粗暴的行動。在電影《林則徐》裡,林則徐在牆上就貼著一張條幅,上面寫著兩個醒目的大字——“制怒”,這就是借用無聲的文字語言來控制自己的怒氣。其次,要會運用疏洩法,即把積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發洩出去,以盡快恢復心理平衡。但發洩不良情緒,必須學會正當的途徑和渠道來發洩和排遣之,決不可采用不理智的沖動性的行為方式。否則,非但無益,反而會帶來新的煩惱,引起更嚴重的不良情緒。第三,還可采用轉移法,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人的思想焦點,或改變其周圍環境,使其與不良刺激因素脫離接觸,從而從情感糾葛中解脫出來,或轉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保持精神愉快,除遇事戒怒外,還要培養開朗的性格,因為樂觀的情緒與開朗的性格是密切相關的。國外有人調查80歲以上老人的長壽秘訣,結果發現其中96%的壽星都是性格開朗的、極富於人生樂趣。但開朗性格的培養要有一個長時期的過程,科學家認為,兒童時期是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俗話說:“秧好一半禾”,而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正好比處在從播種到出秧的一段時期,這個階段的性格培養對一生有重要影響。

    保持精神愉快的第三點,是要協調好周圍的人際關系:如果人際關系處理得好,就會引起愉快的情緒反應,產生安全感、舒適感和滿意感,心情自然恬靜舒暢;如果人際關系緊張,則會引起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使人不安、不適、不滿、心情就必然抑郁煩躁。而要協調好人際關系,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尤其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對自己的評價越客觀,對自己的要求越嚴格,人際關系就越容易協調。其次,對與自己經常相處的人,也要充分了解,從而避免因互不了解而產生不協調。

    第四,要保持精神愉快,就要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不過分追求名利和享受,如《黃帝內經》裡所倡導的:“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意思是,不論社會地位的高低,都不要去傾慕,無論吃什麼都感到很滿足,穿什麼也不挑剔,不管社會風氣如何,都能夠處得好。總之,要體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這樣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滿足。

    第五,保持精神愉快,還要把日常生活安排得豐富多采,如《壽親養老新書》裡載有十樂:讀書義理、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棄棋。此外,清代畫家高桐軒也有“十樂”,即耕耘之樂、把帚之樂、教子之樂、知足之樂、安居之樂、暢談之樂、漫步之樂、沐浴之樂、高臥之樂、曝背之樂。

    第六,保持精神愉快,還要培養幽默風趣感,因為幽默的直接效果是產生笑意。而笑是人的健康妙藥,它能促進肌肉和五髒六腑舒適,能調節人的情緒,能促進血液循環、筋骨舒展、呼吸通暢、氣血平和。醫學界有人做過試驗:用語言逗一個患有高血壓的人發笑,血壓可下降20毫米汞柱,脈搏每分鐘可減少8次。人在發笑時,大腦皮層可以得到比睡眠時還高三倍的休息。在我國古書裡記載老人以笑驅病、以樂健身的事例很多,如相傳在北宋時期,有一京官,未及花甲即體虛力衰,告老還鄉。一日,他偶聽一藝人講說趣話,被逗得笑口常開。回家路上,頓覺氣血平和,精神煥發,走起路來腳步輕快許多。

    以上說明了春季養生體現在精神方面,就要使志生,即保持精神愉快,這點必須注意。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