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風俗習慣 >  >> 民俗風俗

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土家族的習俗

為什麼原創的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土家族的習俗 常識可以成為熱門呢?關於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土家族的習俗的常識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呢?更多精彩的與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土家族的習俗相關的常識內容就在12867常識網風俗習慣欄目頻道,希望這篇關於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土家族的習俗的信息可以為您解答疑問。

土家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雲貴高原東端余脈的大婁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圓10萬余平方公裡區域,主要分布於湘、鄂、黔、渝毗連的武陵山區。漢族人大量遷入後,“土家”做為族稱開始出現。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本地客”。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又相繼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縣。目前通用語言為漢語,其語言已經近乎失傳。

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土家族的來歷習俗
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土家族的來歷習俗

土家族的文化禮儀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織繡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酉陽縣2010年10萬人同跳擺手舞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被文化部命名為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0年10月18日,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被命名為“中國土家山歌之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木葉、“咚咚喹”、“打家伙”等。《龍船調》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25首優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稱為《龍船調》的故鄉。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吃新節,捨巴日,趕年,牛王節,花朝節,洗神節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淨,蘸上糖再給客人。

土家族的飲食文化

土家族的日常食俗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谷飯最為常見,包谷飯是以包谷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馓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肴,也是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谷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土家族的節慶、禮儀食俗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干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拋粑粑。節日裡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成。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分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土家族的祭祀食俗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馓、粑粑、雞鴨和五谷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只大公雞。

土家族的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谷燒酒一起上桌;團馓,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後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制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土家族的民族服飾

如今的土家族服飾,女裝為短衣大袖,左襖開襟,滾鑲2~3層花邊,鑲邊筒褲或裙;男裝為對襟短衫。“過趕年”,即提前l~2天過年,是其重要節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兩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但不如苗族的銀飾,一般占不了太顯眼的部分。改土歸流後,受漢族影響,有色必有紅,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飾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無紅不成喜,有喜必有紅之俗。

“改土歸流”後,由於受封建王朝的壓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強大影響,土家族的服飾男女服裝均為滿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飾不分”的民族服裝,加以土家族的家織花邊,保持著本民族服裝的濃厚特色。

土家族的工藝品

土家族人的雕刻工藝大多用於轉角樓屋的門、窗和姑娘的木器嫁妝、新牙床上。最有特色的是三滴水帶蹋板的雕花床。這種床架有三層滴檐,層層镂花雕刻,下有雕花邊緣的蹋腳板,另外三面有雕花欄桿、裝飾花板,嵌有鏡屏。滿床雕刻的圖案多為“喜鵲鬧梅”、“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等等。這些圖案往往刀法干淨、線條流暢、物象傳神、構圖飽滿、生動有趣。也有不裝“三滴水”的雕花牙床,雕工一樣精細,雖不如“三滴水”牙床富麗堂皇,卻顯得格外明快鮮亮。土家族的木雕工藝品絕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具。如雕有各種花、鳥和人物故事的梳妝台、碗櫃、洗臉架、八仙桌、小桌子、椅子、衣櫃等。

土家族的婚姻

男女多經對歌相愛結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風俗。為了准備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學習哭嫁。觀摩、學習如何哭,很小時就陪哭。在哭嫁時,口中念念有詞,叫做“送嫁飯”。哭嫁時,同村親友的女孩都來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傷心,越動聽,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會哭嫁,就會受到歧視和譏笑。男方必須送粑粑到女方家,參加哭嫁的人多、范圍廣,而且有專門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時間短則五、六天,長則一二個月。要與家人、親戚、朋友之間哭。哭的內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滿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後哭嫁已逐漸淡化,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還有遺風遺俗。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

土家族節日民俗較多。從節日內容看,有祭祀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社交娛樂及生產性節日五類。其宗教信仰有對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巖石、山、河、水等皆為崇拜對象。動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圖騰崇拜,如鷹、白虎圖騰,特別是以白虎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廟,立有白虎神位,經常祭祀。還有對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毛大王節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中毛王節。這天一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擺筵席招待親友及出嫁姑娘,當地流行講“牛毛大王的故事”,傳說古時農民刀耕火種,所獲無幾,餓屍遍地,牛王據實禀告玉皇大帝,據傳牛王下凡時間是四月七或十七,有的則過四月八或十八,作為牛毛大王的生日。每到這天,牛不耕田,用最好的飼料喂養。

趕年節是土家族傳統節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為什麼要提前,有幾種傳說:為了抗倭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靖年間,其先民隨胡宗憲征倭。於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將士,除夕倭寇不備,遂大捷,後人沿之,遂成家風。關於抗倭立功符合歷史事實,《明史》有載。還有關於為了打仗而提前。過趕年節要作糯米粑,殺豬祭祖、煮酒。除夕之夜還要“守年”、“搶年”,即吃過團圓飯後,手執吹火筒在房前屋後轉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獵槍上山走一趟曰“模營”,以紀念先人。雖提前一天“趕年”,大年三十晚上還照樣過除夕。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鄰”。還有各種文娛活動,“玩龍燈”、“蕩秋千”、“踩高跷”、“唱難戲”等等。

土家族的宗教信仰

土家族處於原始宗教崇拜階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圖騰崇拜等多種形式。其祖先崇拜為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向王軍,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認為其靈魂可以庇護本民族的繁榮昌盛。建有廟、祠堂,定期祭祀。對自然崇拜,認為萬物皆有神。土家族認為禀君死後化為白虎,故敬祭白虎,各地都有白虎廟,禀君即是相王天子,本名巴務相,故白虎廟、禀君廟、相王天子廟皆是供奉同一人,家裡神憲上所供白虎神位,實則也為供奉禀君。

受漢族影響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這些神不是他們自己的神。過去有巫師驅鬼。有的地方信道教。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 ·滿族 ·回族 ·苗族 ·維吾爾族 ·土家族 ·彝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朝鮮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東鄉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納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 ·達斡爾族 ·景頗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溫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諾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羅斯族 ·裕固族 ·烏茲別克族 ·門巴族 ·鄂倫春族 ·獨龍族 ·塔塔爾族 ·赫哲族 ·珞巴族 ·漢族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