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生活百科 >  >> 生活小常識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

 

天主教是傳統教派,存在階級制度,基督教為新教,沒有階級制度。

天主教

天主教

天主教(又稱公教,拉丁語:Catholicismus,希臘語:Καθολικισμός,英語:Catholicism),全稱為天主教會(大公教會,拉丁語:EcclesiaCatholica,希臘語:ΚαθολικήΕκκλησία,英語:CatholicChurch),語源為“天下為公”的公(希臘語:καθολικ),基督宗教三大宗派之一。

明朝末年該教由羅馬教會傳入中國,當時信仰的神根據中國古籍中“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的語句譯作“天主”,取意為“宇宙真主,主神主人亦主宇宙“;後來新教教派改譯為“基督教”以後,成為其在中國因襲的會號。另作“舊教”。

公元1世紀,天主教基於耶稣的生平事跡與主張,由創立教會的耶稣首席宗徒聖伯多祿(彼得)所代表的猶太人,以及將基督信仰化的聖保祿(保羅)所代表的外邦人共融而來;2世紀至4世紀逐漸在羅馬帝國宗教化與國教化,形成羅馬為中心的羅馬天主教,並基本定型於11世紀及16世紀兩次基督教大分裂後的天特會議;19世紀及20世紀的第一次、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則總結了過去,確立了其在現代社會的方向。

基督教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一種信仰一神和天國的宗教,發源於中東以色列地區。在人類發展史上,基督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中世紀的歐洲地區)。近代以來,雖然經歷了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沖擊,基督教仍然具有廣泛的影響,在歐美地區被普遍信仰。基督徒相信人類具有原罪,而耶稣作為神(天主或稱上帝)唯一的兒子(聖子),通過犧牲自己為人類的救主(彌賽亞,即基督)。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列為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提倡的是上帝的愛,救贖人類的罪和靈魂體。

主要區別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在於:在世界范圍內,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被統稱為基督教,都以“聖經”為經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稱公教,信徒稱其所信之神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岡教廷為自己的組織中心,以教皇為最高領導,實行“聖統制”和“教階制”。天主教的《聖經》有73卷,其中《舊約》46卷,《新約》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聖母、耶稣、聖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職人員均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須獨身。天主教不主張信徒離婚。天主教主要節日有復活節、聖誕節、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等四大瞻禮。教徒在天主教節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彌撒。

耶稣

在中國,基督教則專指“新教”,又稱為“福音教”或“耶稣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領導權,沒有自己的權力中心,廢除了天主教的教階制,認為教徒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交通。基督教《聖經》只有66卷,《舊約》中有7卷未收入。基督教堂中一般沒有塑像,只掛一個十字架。基督教的教職人員是主教、牧師、長老、傳道員。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結婚,基督教不主張信徒離婚。基督教主要節日有復活節和聖誕節。基督教節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禮拜。

區別要點

1、天主教對所奉神稱“天主”,基督教則稱“上帝”或“神”。

2、天主教徒間習慣互稱和統稱為“教友”。基督教徒則習慣自稱“基督徒”,教徒之間互稱“兄弟、姊妹”,統稱“同道”。

3、我們經常遇到的天主教教職人員有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基督教教職人員則根據教派各有不同,現在常遇到的有主教、牧師、長老、傳道等。基督教教職人員間互稱“同工”。

4、天主教所用《聖經·舊約》有46卷;基督教則只有39卷。

5、天主教特別恭敬聖母,在教堂和信徒家中一般都供奉聖母像。基督教則沒有。

6、天主教稱崇拜場所為教堂或天主堂。教堂內設至聖所(彌撒間),祭台上供聖體,點有長明燈作為標志,祭台布置華麗,平時信徒不得隨便入內。教堂入口處有聖水缸,供信徒蘸聖水劃十字。信徒就座處,除椅子外,還有跪凳。每個教堂都有告解亭,裡面是神職人員聽信徒忏悔時坐的位置。基督教稱崇拜場所為禮拜堂,也可稱教堂,大多不設至聖所,有的教堂連聖台也不設,有聖台者布置也很簡單,教堂內沒有跪凳、聖水缸、告解亭。

7、天主教主要崇拜活動為彌撒,程式是固定的。神父一般每天都要做彌撒。在正台彌撒中要加講經,講經者站在特設的講經台上。唱詩班位於教堂後部樓上。基督教稱經常的崇拜活動為禮拜,形式靈活多樣,講道是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講道者站於前方講台上,唱詩班也在教堂前方。

8、天主教神職人員的聖衣較華美。形式、數量和顏色根據不同身份和不同場合有嚴格規定。基督教不少教派的教牧人員不穿聖衣,只穿便服上講台,穿聖衣的也較簡單。

9、天主教神職人員都得守獨身,基督教教牧人員則可成家。

10、有不少宗教節日雖是共同的,但重視程度不一。天主教稱宗教節日為瞻禮,最重視的是四大瞻禮:聖誕節、復活節、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聖誕夜重要的活動是舉行子時彌撒。基督教最重視的是聖誕節,其次是復活節。

歷史資料

天主教是耶稣基督親自創立的教會,在天主教會史上,教會經歷兩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東正教的分裂,另一次也就是馬丁路德的分裂了。因為馬丁路德創立的新教(在中國被誤稱為基督教)在中國有較快的發展,所以本文就重點介紹之。話說天主教會發展到一五一七年,德國的馬丁路德神父出於對教宗的種種不滿而離開了天主教會,把聖經和教義做了一些改變後另創新教,但兩個相似而又不同的教派,都相信同一位天父,就是創造、救贖和照顧人類的天主(基督教弟兄稱“神”或“耶和華”),並相信天父所打發來的耶稣基督為全人類的救世主,因此人們為區別兩個不同的教會,把天主教稱為基督教舊教(即原始基督教),而把馬丁·路德所創立的新教(Protestant,原意是“抗議”)誤譯為“基督教”,在學術界則稱為“抗羅宗”。在國外,基督教(Christianity)是指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各教會的通稱。在中國,學術界漸漸用“基督宗教”來概括所有信耶稣基督的教會。

天主教保留了耶稣立教時創立的教會體制,承認聖伯多祿(彼得)的繼承人羅馬教宗為普世基督徒的精神領袖,並接受他的領導,天主教的主教、神父和信徒都是接受教宗領導的,因此天主教會內也就沒有派系之爭,在基督教的圈子內,有各種大小不同的派別與分支,例如浸信會、中華基督教會、聖公會、循道會等等,這些教派在教義、禮儀、傳承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難以用“基督教”這個籠統的名詞去代替。相反,天主教由於在組織上和傳承上都是統一的,所以也就比較能符合耶稣基督的意願,因為耶稣曾為他的信徒們能夠合一而向天父獻上懇切的祈禱。現在最理想的情況是在統一的目標下,各自發展多元的信仰觀,讓各人互補不足,就像拼圖游戲一樣,用不同形狀的拼塊,才能拼出完整的圖畫,但若沒有統一領導,就難有成功的一天。基督教在對聖經的經文注釋、教宗的權威、禮儀的施行、教會有形制度的觀點也不盡相同。然而,正因為這些不同,彼此更有可能互相豐富對方的內涵,這當然要求大家共同抱著開放、包容和誠懇的態度。其實,大部份的基督教徒都對天主教徒十分友善,合一運動在全世界都已扎了根。

說到兩教的不同,我們還要留意一點。

在對聖經經文的解釋方面,基督教受其創立人馬丁·路德的影響,較為強調聖經的絕對性,鼓勵自由解經,因此在釋經學方面的發展和著作固然較為豐富,但由於沒一個明確的訓導權威,因此也容易有派系之爭和異端邪教的出現,天主教卻鼓勵信徒在教會訓導和傳承中去了解聖經經文的意義,在有關信仰與倫理道德方面要服從教會的訓導,在其它靈修、心得方面皆可有個人的感悟。

天主教強調祟拜唯一的天主和他所打發來的耶稣基督,但教會認為在教會的歷史當中,曾有不少信徒(包括聖母)都以自己的生活榜樣,見證並宣講天主的愛,有些甚至為信仰犧牲而殉道。教會也更相信諸聖相通的道理,於是教會在禮儀中除祈禱上主外,也呼請聖母瑪利亞、眾位聖人聖女為世上的信徒代禱,同時教會也呼吁信徒去默想這些人的行為,讓信徒效法,以達到與天主更加接近的目的。有些人之所以是“聖人聖女”,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功德”,而是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天主的勝利和光榮,他們是“聖”的,因為他們在天國上所接近的天主是“聖”的。特別在敬禮聖母瑪利亞方面,天主教會強調不僅她是主耶稣的母親,也是每一位基督徒的母親,因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臨死之前,把他的母親托咐給了他的愛徒,每一個願意爭做基督愛徒的人,也應把主的母親做為自已屬靈上的母親迎接到自已的信仰、家庭、教會團體中。聖母瑪利亞在世上助人為樂,在天國上更不會忘記每一位呼請她的人。而基督教徒則認為,只向基督祈禱即可,不必通過聖母瑪利亞及聖人聖女的代禱,因為他們擔心這樣會降低基督的地位。

天主教相信,天主固然可以直接地給予人恩寵,但天主也有藉著一些人或事給人祝福和恩典的自由,而事實上,無論在舊約或新約時代,天主常借著一些標記與人來往,主耶稣也建立了七件聖事,為幫助人在人生重要的時刻,例如出生、患病、成婚、死亡、為生命的方向選擇是否出家修道時體驗上主的恩惠,與主建立親密的關系,透過領受這些聖事,讓生命活得更豐盛。這七件聖事是洗禮、堅振、忏悔、聖體、病人傅油、聖秩、婚姻。基督教強調個人與神的“直接”來往,認為個人的認罪、禱告、靈修、或默想,已能夠直接與神建立關系,無需太多外在的儀式,因此許多基督教派,只有洗禮和聖餐,有些也包括婚姻禮儀,其它聖事早已失傳。告解(或稱修和聖事)卻很難被基督教派接納,他們認為主教、神父也是人,怎能赦免人的罪,天主教也認為只有天主才能赦罪,但主教、神父負有傳自宗徒們的神權,他們是靠神權、而非靠自已的能力赦罪。主耶稣在復活後把赦罪權交給了宗徒們,他說:“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不赦誰的罪,誰的罪就存留不赦(新約《若望福音》20章23節)。”不過,天主也是慈悲的大父,一個人在非常的情況下,無法找到教會神長,他只要向天主忏悔,天主也寬赦。

最後,天主教相信天主借著耶稣基督已白白地寬恕了人的罪惡,但人仍是軟弱的,人與天主恩寵合作的程度也不一樣,這些都影響著我們的成聖,因此一般人死後都要經過一個淨化的階段,也就是“煉獄”,因此天主教就有為亡人祈禱的習慣。而基督教徒都不知道有煉獄,因為所有有關“煉獄”的聖經經文都已被馬丁·路德刪除(如舊約《瑪加伯下》12章38-45節),或另作其它的解釋,所以也就不重視為亡人祈禱。

我們天主教和基督教都信奉唯一的主、耶稣的教誨,生命的尊貴、人生的積極意義等等,在這些課題上,兩教的信徒都往往可以手牽手、肩並肩地共同面對歷史所賦予的使命。在許多地方,雙方信徒也經常舉行共同祈禱,對於社會上不公義和不平等的制度及事件,亦共同表明立場,並一起為受壓迫的人服務。在很多場合,這些行動都證明了兩教信徒是有著同一個根的。根據主耶稣的意願,全球的基督徒總有一天要走向合一的,基督徒的分裂只是暫時的現象,每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應做一個和平的使者,積極推動基督徒的合一。

當然,我們亦得承認在歷史,特別是西方的歷史,兩教曾經因為對教義不同的觀點而互相攻擊,甚至釀成戰爭,到今天,在西方一些國家,特別是愛爾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基督教徒)手足相殘的事還是存在著。在中國大陸,教派之間互相指責的事亦屢見不鮮。這種情況是所有真正信服真理的基督徒所不願看見的。如果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些事件其實和信仰扯不上關系,往往只是出於自私和驕傲,相信這也不是天主所願意看見的。這正好提醒每一位基督徒要作真理的僕人,卻不要企圖以自己代替真理,如此,我們才能成為世界的光,讓人認識那真理之源的天主。

以下是天主教與基督教在外觀上容易辯認的區別,以幫助你辯認你踏進的是天主教堂或是基督教堂:

·天主教教堂尖頂上有十字架,十字架各種各樣,堂頂也都有“天主堂”三個字樣。而基督教堂尖頂上也有十字架,一般都是紅的,堂頂有“基督教會”或“基督教堂”字樣,有的還冠有本教派的名字,如“真耶稣教”、“安息日會”、“以馬內利”、“哈利路亞”等等。

· 天主教堂中,除中間有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苦像外,兩邊有時還會有聖母瑪利亞、大聖若瑟等聖人聖女們的聖像,四壁還有耶稣基督走過的十四處苦路像。而基督教堂裡一般只有一個紅十字架,內部設施比較簡單。

· 天主教堂前堂中央都有一個祭台,為舉行彌撒禮儀而用,而基督教堂前面只一個小小的講道台,從不舉行彌撒。

天主教基督徒進教堂或祈禱前後都在額上、胸上劃十字,以表明自己是基督徒,而新教基督徒卻沒有這個習慣。

·天主教基督徒在教堂祈禱都是念統一的祈禱文,同心合意地按一定的曲調而頌念。基督教徒的祈禱則較為隨便,各說各的。

·天主教的聖經共有七十三卷,而新教的聖經只有六十六卷,在舊約中有七卷被馬丁路德刪除了,因為這七卷書是用希臘文寫成的,而馬丁路德只承認用希伯來文寫成的三十九卷舊約聖經。

· 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被稱為教宗、主教、神父,且都是奉獻度獨身生活的。而新教的神職人員因教派的不同而也有不同的稱呼,在長老派裡稱為“長老”,在路德派被稱為“牧師”,在其它小教派裡被稱為“神的僕人”、“某某兄弟”、“某某同工”。在聖公會派裡也有被稱為“司铎”及“主教”的,新教的神職人員都是結婚度世俗生活的。新教裡沒有修士、修女。

· 天主教把最高的上帝稱為“天主”或“上主”,一個天主包含有三位,就是聖父、聖子、聖神。基督教把最高的神稱為“神”或“耶和華”,三位一體的上帝就是聖父、聖子、聖靈。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