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健康生活 >  >> 生活小竅門

安度盛夏“十防”

  一、“防中暑”:炎夏酷暑高溫易中暑,特別是那些長期臥床,整日生活在通風條件不好環境下的老弱者。老年人中暑與年輕人中暑不同,常表現為懶言少語、目呆食滯,類似昏迷,與腔隙性腦梗塞症狀差不多。治療原則是,應立即將患者轉到通風陰涼處,吃些祛暑熱的藥,喝點冷飲,平臥片刻,中暑症狀可除。
  
  二、“防熱中風”:腦中風不僅數九寒天發生,三伏天也是腦中風高發季節。老年人體內水分比年輕人少約1/3,大量出汗血液本來已經很黏稠了,還不覺得渴,不及時補水,最易出現血栓,若腦部血管被堵住,大腦缺血,即會發生“熱中風”。據統計,90%的腦中風患者患有高血壓,所以有高血壓的患者夏天更應及時經常補水,腦中風多發生在上午八點鐘左右,晚上睡覺前,半夜尿尿時。早晨起床後,都要注意喝點水。生活上不可因怕熱而貪涼,使用空調機應保持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8攝氏度,盡量減少進出空調房間次數。用電風扇更不宜長時間直吹身體,出汗多時最好還是用手搖扇,以確保平安。
  
  三、“防病從口入”:夏季高溫濕度大是細菌大量繁殖季節,有些熟食在30℃時放4個小時左右,細菌就會繁殖數倍多到上千倍,就是放到冰箱裡的熟食,吃時不回鍋消毒也易引發腸炎痢疾。所以夏季更應注重飲食衛生。吃涼拌菜如涼拌黃瓜、西紅柿、豆腐、粉皮時最好都用開水略焯一下,要多加些蔥、姜、蒜、醋,因為這些調料食品不僅能調味兒,更有滅菌作用。
  
  四、“防漏肩風”:漏肩風俗稱肩周炎,多發生暑熱季節。長時間用電風扇直吹身體或經常在長廊通風露宿,肩部受涼,最易患發此病。
  
  五、“防掉發”:夏天有些人洗臉特別是專門洗頭發時發現,掉下的頭發比其他季節多得多,這與經常長時間接觸陽光有關,陽光熱輻射損傷頭發。所以炎夏季節外出時最好戴頂遮陽帽或撐起遮陽傘。另外夏天吃淡食體內攝取蛋白質不足也是掉發的一個原因。所以安全度夏不應完全吃素,也應吃點動物性蛋白。
  
  六、“防疖瘡”:夏日有些孩子的頭面部、頸部、腰背部易出現“疖子”,這是細菌侵入了毛囊及其所屬的皮脂腺所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初起時為紅腫小疙瘩,逐漸長大呈錐形隆起。數日後其中央部位出現黃白色小膿頭。疖子的危險性在於若在面部“危險三角區”,細菌會沿著靜脈逆行進入頭顱,引發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窦炎危及生命。研究證實夏季易出現疖瘩與吃糖或甜食過多有關。治療方法是,剛出現時可用1%碘酒塗擦,每日數次,疖即能消退,若其中央部已出現小白頭兒,用魚石脂軟膏或用拔毒膏外敷較好。
  
  七、“防曬”:盛夏陽光紫外線強烈,若過多地接觸中波紫外線,輕者易出現彌漫性紅斑,在紅斑基礎上還會使皮膚腫脹,起水泡灼痛。嚴重時還能使人發燒心悸。醫學觀察證明,夏天過多接觸紫外線,不但能引起皮炎,還可促發或加重紅斑狼瘡,出現黃褐斑等症。因此,在6—8月份應盡量避免陽光直曬。另外,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能促使皮膚中的黑色素消退,日曬後最好用涼水沖洗。
  
  八、“防手掌脫皮”:有些人一到夏天手掌就脫皮。開始時手掌潮紅,隱約可見似米粒大的小紅點,發癢、微痛。三四天後白皮鼓起,摩擦而破,老皮開始脫落。兩手掌對稱性出現。預防方法是,有這種病的人,夏天別用熱鹼性水洗衣服,也別用鹼性大的肥皂香皂洗手洗臉,多用些潤膚油。
  
  九、“防腳受寒”:夏天光腳走路的人多,若不注意腳部保暖也易引發疾病。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早在1400多年前就提出要“足下暖”的科學見解。根據經絡理論,足部受寒會影響內髒,引起胃痛、腰腿痛、男子陽痿、女子行經腰痛、月經不調等症。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腳距心髒最遠,供血最差,腳部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所以腳掌皮膚溫度最低,極易受寒。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著密切神經聯系,腳一受寒就能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收縮,纖毛擺動變慢使抗病力下降。此時潛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就會乘虛而入,引起感冒等症。腳上的感覺神經末梢受涼後,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管舒張功能失調,還會誘發肢體部位的動脈痙攣、關節炎和其他風濕性疾病。
  
  十、“防水瘊子”:水瘊子醫學上叫接觸性過敏性皮炎,或傳染性軟疣。祖國醫學還管這種病叫“鼠乳”,是夏季易發生的一種皮膚傳染病。公共浴池、公用浴巾、公用的儲衣室都易染上此病。夏天人們穿衣少,特別是女孩子愛穿短裙子,在公共汽車上若對方有這種病,剛坐過的地方你又去坐就能染上。本病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年,潛伏期2—3周,因癢搔抓易感染。治療此病一般是在局部消毒後將軟疣小體取出,再塗以碘酒。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