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生活百科 >  >> 百科大全

芒種生活常識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1. 芒種簡介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2. 芒種的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3. 芒種是什麼時候

2014年芒種時間:2014年6月6日 02:03:02,農歷2014年五月初九。

2014年芒種時間:2015年6月6日 07:58:09,農歷2015年四月二十。

4. 芒種的食材

適宜吃什麼

1、 飲食方面則以去濕為主,應常吃具有清利濕熱、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如粳米、赤小豆、綠豆、冬瓜、絲瓜、黃瓜、苦瓜、黃花菜、荸荠、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蛇肉、鲫魚、草魚、鴨肉、綠豆芽、紫菜、豆腐、菜花、豌豆、豆苗、猴頭菇、香菇、烏梅、番木瓜等。

2、宜選用健脾祛濕的藥材,如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玉竹、芡實、荷葉、土茯苓等。 

禁忌吃什麼

1、忌食甘肥滋膩及油煎熏烤之物,如帶魚、黃魚、蝦、蟹、油炸排骨、烤羊肉串、肥肉、動物內髒、動物油等。此類食物多食損傷脾胃,易助濕生痰,影響消化功能。

2、忌多食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如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海魚、蝦、蟹等海鮮發物類、牛、羊、狗、鵝肉等。辛香濕燥之品易於化燥,對身體不利。

3、忌食過鹹、過甜的食物。此類食物易助濕生痰

食粽解暑有講究

氣溫的波動在芒種世界較為劇烈,在此期間,人們很容易上火。而粽子則是民間的解暑聖品。中醫理論認為,粽子的原料糯米和包粽子的竹葉、荷葉都有清熱去火的功效,可以預防和緩解喉嚨腫痛、口舌生瘡、粉刺等症狀。如果想達到降火的功效,最好選擇以紅棗、栗子做餡的粽子。紅棗味甘性溫,可以養血安神,而栗子則有健脾補氣的功效。適當吃一些這兩種食材做餡的粽子,對維持人體健康十分有益。應該注意的是,粽子雖然有解暑功效,又是節日佳品,但不能貪食。因為糯米的粘性較大,吃得太多會傷到脾胃,引起腹脹、腹瀉等。尤其是老人、兒童以及消化系統較為脆弱的人,更不能多吃粽子。即使是脾胃較好的人,也應該“少食多餐”,不宜每餐都以粽子為主食。由於粽子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一遍較少,所以容易造成肥胖或便秘。如果食用粽子後出現腸胃不適,可以喝一些清淡的湯水,如冬瓜湯、竹筍湯、絲瓜湯等,然後等上半個小時,再吃些水果,以此來增加纖維的攝取,以保證營養均衡。

此外,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食用以紅棗、豆沙等糖分較高的食材做餡的粽子,而高血壓患者則應該盡量少吃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

芒種補鹽別太鹹

天氣在芒種之後會變得越來越熱,人體中的鹽分也會因為出汗而逐漸流失。許多人習慣喝水或者吃飯的時候多加點鹽來補充鹽分,這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補充應適量,尤其是給兒童補充鹽分更是不能過量。

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鹽可以讓人們的膳食更加豐富多彩。缺了鹽,不僅飲食淡而無味,人的身體也會變得疲乏無力。但是鹽分的攝取也不宜過多,太多的鹽分會誘發支氣管哮喘、感冒、胃炎、脫發等疾病,並可能加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對少年兒童的危害則更為嚴重。

那麼每天應該攝取多少鹽分才算適宜呢?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成年人每天所需的鹽量不超過6克,兒童則按照體重相應減少。這裡的鹽量不僅僅指作為調味品的鹽的用量,還包括醬油、鹹菜、鹹鴨蛋以及其他含鹽食物之中的含鹽量。所以鹹泡菜、腌鹹菜、鹹魚、蝦醬等高鹽食物謹慎食用。

芒種最應該吃的食物

鴿肉

養生功效:《食療本草》中提到,鴿肉可以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調精益氣等,是食療食補的上佳選擇。在芒種適當吃一些鴿肉,不僅可以調養精氣神,還能在輔助治療頭暈目眩、記憶力衰退、血虛閉經、惡痔瘡癬等症狀方面療效顯著。

挑食標准:應該挑選體型較大、活力充沛的肉鴿。

食而有道: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鴿肉中的營養成分,最好采用清蒸或者煲湯的方法來烹饪鴿肉。

適可而止:80-100克/次。

5. 芒種的食譜

(1)山藥玉竹鴿肉湯

【材料】白條乳鴿2只,山藥100克,玉竹50克。

【調料】鹽、味精、料酒、胡椒粉、蔥段、姜片各適量。

【做法】

①鴿子洗淨,切塊;山藥去皮,切塊;玉竹用開水泡軟。

②山藥焯燙;水中加料酒,放鴿肉焯燙。

③山藥、鴿肉、玉竹、蔥段、姜片入鍋,大火燒開4——5分鐘。加蓋小火炖10分鐘,加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即可。 

(2)莴筍肉片

【材料】莴筍1000克,豬瘦肉100克。

【調料】鹽、味精、蔥段、姜片、胡椒粉、高湯、蛋清、水澱粉、植物油、香油各適量。

【做法】

①莴筍去皮,切薄片;豬瘦肉切片。

②碗中放鹽、水澱粉、蛋清、肉片攪勻。

③炒鍋放植物油燒熱,下肉片滑至斷生,撈出控油。

④原鍋留底油燒熱,放蔥段、姜片爆香,下莴筍片煸炒幾下,加高湯、味精、胡椒粉、鹽均勻。

⑤用水澱粉勾芡,放入肉片,炒勻,淋入香油即可。 

6. 人群養生

1.男士:
端午未過,仍須保暖

雖然進入芒種以後,天氣逐漸變得炎熱,但是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依然時常侵襲我國,導致有些地區的氣溫狀況並不穩定。即使進入六月份,東北地區在某些時候還可能出現4℃以下的低溫,而華北地區的氣溫有時也低至10℃左右,長江下游地區的氣溫也曾低至12℃。俗語中的“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指的就是此類情形。在端午節之前,氣溫隨時有可能下降,所以一定要避免由於突然降溫而受涼。如果白天下雨,晚上氣溫可能會隨之下降,如果此時寒濕之氣入侵人體,感冒或其他疾病就有可能發生。 

較之於春季,人體的散熱和保暖功能在芒種前後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人體的汗腺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變得活躍,如果這時候天氣突然變冷,寒濕之氣便會很容易地侵入人體。所以我們應該根據氣溫的變化而隨時增減衣物。

2.女士:
中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在這個時節的懶散。醫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松、愉快的狀態。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洗浴以藥浴最能達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3.老人:
適時保養“精氣神”

傳統中醫學理論一直認為精、氣、神三者是驅病延年的內因。正如俗話中說的那樣,“人體三寶精氣神”,只要保持精充、氣足、神全,就能保證人體的健康。而芒種,正是最適合養護“精氣神”的時候。 

“精氣神”三位一體,不可分離。“精”與“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神”則是外在表現,即精神狀態和思維活動。精可化氣、氣可化精,而神則駕馭精於氣。由於三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所以任何一部分的失調都會影響其他二者,只有保持三者的和諧與穩定,才能保證人體的健康。

要養“精”,就需要做到清心寡欲、清淡飲食、戒酒制怒。過度縱欲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影響消化系統和血液循環;飲食油膩會大量消耗陰津,造成精虧;酒精會使精氣紊亂;發怒則會傷及肝髒。造成精液虧損。要養“氣”,則需要做到盡量少言,以免元氣受到損傷。要養“神”,則要做到寡思,避免熬夜和用腦過度。

4.孕婦:
芒種來臨,天氣逐漸變熱,而空氣的濕度也會隨之增加。天氣的悶熱使得人體的汗液無法自如地排放出來,時間稍長,就會使人陷入“精虧、氣虛、神弱”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的孕婦往往會感到疲勞、困倦、萎靡不振。 

只有精氣神都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人體才能達到陰陽平衡。因為“神”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即精神狀態和思維活動,它能控制一切的生命活動。所以養神就成為了調節精氣神的關鍵。

所謂“神強必多壽”,在芒種時節注重養神,讓人腦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恬靜淡泊、處事不驚的心境,才能使得通體舒暢,延年益壽。

7. 小常識

由於夏天人體的新陳代謝最為活躍,通過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保持身體健康。所以很多專家提倡“夏練三伏”,認為勞逸結合有助於我們安然度夏。

夏季鍛煉時,運動強度一定要適當。在高溫天氣裡長時間持續運動,很容易讓體溫保持在比較高的狀態中,造成中暑、脫水,甚至休克。所以每天的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30分鐘之內,而且在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淡鹽水,然後吃一些能夠補充蛋白質的食品。這些都非常有助於緩解疲勞。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肝髒功能衰退,老年人的抗熱能力比起青年人要差許多,因而比年輕人更容易中暑;加上老年人的血液深度較高,很容易引發腦血栓、心肌梗死等病症。因此當氣溫達到30℃以上時,老年人應該適度減少運動量,以半個小時為宜,並且最好選擇在早晨進行鍛煉。

貼心提示:

中暑是夏季十分常見的一種運動傷害,其症狀為大量出汗、疲乏、惡心、頭昏等,為了及時應對中暑,最好隨身攜帶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或清涼油等防暑藥物,在發現中暑先兆時,應馬上停止運動,到通風蔭涼處休息,服用或者塗抹藥物,飲用消暑的飲料或者涼開水。如果症狀沒有得到緩解,應及時就醫。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