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生活百科 >  >> 百科大全

《回鄉偶書》讀後感怎麼寫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回鄉偶書》讀後感怎麼寫呢?

《回鄉偶書》讀後感怎麼寫

《回鄉偶書》讀後感(一)

我16歲考上了進士,離開了家鄉。出門前,父母和鄉親們一同給我告別,我揮淚與他們告別,告別家鄉的一切。

我一生平坦,升官加職很快。即使給父母寫了很多書信,也不能表達我對父母、對家鄉的愛。

七十年後,我已是八十六歲的老人了。年老體弱的我不能再做官了,皇上賜我禮部尚書,讓我回家養老。再回鄉中途,我想:不知父母親是否還在?不知我的伙伴是否還在?不知我當時掏的鳥窩是否還在?踏進村門,我吸收著生我養我地方的新鮮空氣,望著熟悉的環境,讓我感到非常幸福。我撫摸著那棵大柳樹,品嘗著那條小溪,踩踏著家鄉的家門,十分舒心。

我看到在一旁玩耍的孩子,不禁想起了兒時與伙伴們追蝴蝶、套蜂窩的情景。一位穿著紅色肚兜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的跑過來對我說:“爺爺,您是哪裡人?來這裡要做什麼呢?”我聽了非常慚愧,臉羞紅了,尴尬地說:“小朋友,我和你一樣,都是本地人。”“那我以前怎麼沒見過您呢?”小孩子一臉疑惑的問。“我兒時便去外地做官,幾十年沒有回來了,也難怪你不認識我。”說罷,我便傷心地離開啦。

來到家,我看到熟悉的房屋,卻沒有看到父母那忙碌的身影,十分疑惑。問了旁人才知,父母在幾年前就因病去世了,我痛哭不已。大哭一陣後,我自我安慰道:人總是要死的,爹娘,你們安息吧。我感到一股詩意油然而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讀後感(二)

我把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注解貼來,附語在我的作品中,不是說拿他的文字來充當我的,而是“溫故而知新”,這是其一。其二是,現在的人,大多都是百般繁忙,所以《回鄉偶書》是一個心靈感知的碰觸,給自己一個全新的理解,也分享給讀者以正三觀。

唐人寫的詩,也讓我深切的回顧了一下作者的心理世界。如此好的詩作留了下來,乃至千年非常難得。只因為它長盛不衰,脍炙人口的原因是,它經得起人們的推敲。首先是這首詩的立意比較平易近人,有一種善於與人溝通的感覺。讀了起來,一下子就被詩中的場景所浸染。

沒有華麗的轉身遇見你的矯情之詞,也沒有驚訝奮不顧身的蹉跎之辭,但是很平和,很親戚的感覺。這種感覺猶如麻嗖嗖的感觸著,回鄉人的各個神經和會動的器官。

老賀這首詩,婦孺老少都能聽懂,也皆能詠頌,所以可以謂之翹首之作。

一天夜裡我醒來,翻出小時候的印記。是蔚藍的天空,綠油油的油菜地,一處芳香的無花果小院。我的家,我的故鄉,我小時候養我生我的地方,它的名字,就叫“徐營”。這就是我的老家,一個富有回鄉靈魂的地方。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