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居家問答 >  >> 家居飲食問答

南方的炸醬面和北方的炸醬面有什麼區別?

南方的炸醬面和北方的炸醬面有什麼區別?

最佳答案:

北方的面 北方人以面食為主,如饅頭、花卷、包子、餃子、馄鈍、烙餅、面條。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面條。面條寓意“長壽”,俗語“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面 ”、“接三面”。嬰兒降生後三日有洗三儀式,吃洗三面祝願嬰兒“長命百歲”;過生日時照例吃“長壽面”,謂之“挑壽”,寓意“福壽綿長”;人死三日的初祭謂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來賓表示對死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斷。 日常生活中,北京人更喜歡吃面,而且還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簡介 漢族面食。流行於北京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制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後,撈出,燒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水面”。 制作 城內居民一般只吃抻面和手工切面。抻面是將和好的白面在面案上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右手用刀切條,左手往左邊推滾,以便滾上干面,免於粘連,最後攢成一把,雙手拎起抻長,截去兩頭連接處,馬上放入沸水鍋內;切面是將和好的白面擀成薄片,灑上干面疊而切之,成為絲狀。此外還有做寬形 “板兒條”的。煮好後各有不同的“澆頭兒”,並據此分為以下幾種:炸醬面: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純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鐘。這時,肉丁被黃醬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講究的則是裡脊丁炸醬三鮮(蝦仁、裡脊、 玉蘭片)炸醬等,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老北京人吃炸醬面,冷天講究吃熱的,謂之“鍋兒挑”(完全不過水),熱天吃過水面,但湯要篦盡。根據季節佐以各種時鮮小菜 ,謂之“全面碼兒”。初春,用掐頭去尾的豆芽菜(稱掐菜)、只有兩片子葉的小水蘿卜纓,並澆上過年剩下的臘八醋。春深,在醬裡放上鮮花椒蕊兒,稱花椒醬,面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蘿卜纓 和絲(條)。 初夏則以新蒜、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為面碼兒。麻醬面:即芝麻醬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飯。面條煮好從鍋裡撈出放入冷水中泡涼,澆上芝麻醬(放鹽,以水調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熱放入醬油內)、米醋,再放上腌胡蘿卜絲、青蒜、小水蘿卜絲、掐菜、香椿芽等。吃起來有如扒糕、涼粉的風味。 鹵面:俗稱“打鹵面”。民間辦紅、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親友,一律用打鹵面。打鹵通常是以煮豬肉的湯或以羊肉煸鍋,放香味。也有不勾芡的,湯內加鹿角菜,成為清湯的澆汁,稱“氽兒鹵”。 做法 材料: 手擀面或掛面、五花肉、各種配菜、油、蔥末、姜末、白糖、黃醬、香油。 過程: 1.把肉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 2.油熱放肉,變色後放蔥、姜,炒出香味放醬下鍋。下鍋時最好放點溫水,但只須加一次水。 3.小火慢炒,有了香味時放點白糖,醬變成紅黑色時,放蔥末,加香油,翻炒均勻後馬上起鍋。 4.醬炸好後和配菜、面一起拌勻。 注意事項 1.炸醬面也叫小碗干炸。 2.配菜是炸醬面裡重要的一環,正宗的一般有十幾種配菜,少的也有七八種。常見的配菜有黃瓜、青豆、黃豆、青蒜、芹菜、豆苗、蘿卜纓、蘿卜絲等,青豆、黃豆、芹菜需要用水焯一下再拌。 3.干、稀黃醬都可以。如果是干醬,要先調稀了再用。 專家點評 一定要放多種蔬菜作“面碼”,才能使炸醬面成為一種健康的飲食。否則鹽分多,纖維少,維生素C和鉀不足。醬本身含有較多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適合與面粉搭配。 南方的炸醬面 如今,飲食文化發揚光大,很多地方名吃在全國遍地開花。蘭州拉面、山西刀削面、四川的擔擔面等都已經在全國流行開來。不久前,我到一個南方城市出差,主人特意向我盛情推薦某一家早點鋪的炸醬面,譽之為這個城市的小吃一絕。在南方也能吃到正宗的炸醬面嗎?他的推薦不禁勾起了我嘴裡的饞蟲。 我對炸醬面還是很有感情的。每次到北京出差,總要去前門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館吃炸醬面。 到南方這個城市的第三天,朋友一大早就來賓館叫我們,說吃那一家的炸醬面必須早一點,遲了不僅排隊的人很多,而且有可能吃不上。7時剛過,我們就到了這一家餐館。說是餐館,其實就是路邊的一個小早點攤,但其盛況還是讓我們大吃一驚。攤點前排的隊已經逶迤得很長,還不停有人急匆匆往這裡趕。從路邊停放的一大排小汽車可以看出,有很多人還是專程開車來的。甚至還有一次就買二三十碗,用大塑料筐裝走的,可見其紅火的程度。我相信人們如此喜歡,肯定是來吃口味,而不是吃環境,這麼個小攤點竟能吸引如此多的食客,其炸醬面味道一定不錯。等了好一會兒,朋友終於端給我一碗炸醬面,一時間,我竟然難以相信眼前看到的如此炸醬面。首先,面條就是普通的機械鹼面,不是手工抻面。其次,面裡放的蔬菜既不是黃瓜,也不是芹菜,竟然是搾菜!這種炸醬面看得我啼笑皆非。嘗一嘗其味道,還算差強人意,只不過我覺得把這種面條叫炸醬面實在有點荒唐。我心目中標准的炸醬面,就應該是梁實秋先生在《面條》這篇散文結尾中所寫的那種炸醬面: 我是從小吃炸醬面長大的。面自一定是抻的,從來不用切面。後來離鄉外出,沒有廚子抻面,退而求其次,家人自抻小條面,夠三四人食用沒有問題。用切面吃炸醬面,沒聽說過。四色面碼,一樣也少不得,掐菜、黃瓜絲、蘿卜纓、芹菜末。 看到這個地方的人興致勃勃地吃著干鹼面配搾菜的炸醬面,我忽然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地方飲食要想推廣成功的第一要義並非正宗與否,而是在於異地的本土化改造。可能真正的北京炸醬面來與這種炸醬面打擂台,也絕對競爭不過,肯定不可能贏得這麼多當地人的青睐。 參考資料:http://www.foodqs.com/news/gnspzs01/200312108422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8974.html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